Summary
- 培养良好的品格与正确的世界观;
- 展示世界的多姿多彩,让小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 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格与正确的世界观
品格和正确的世界观是成为一个正常的有益于社会和自身的人的必要条件,一个性格有缺陷和拥有不正世界观的人容易走上歧途,不仅对自己也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良好的品格应该包括,善良,诚实,开朗,拥抱成长思维而非固定思维 GIRT,懂得尊重,自信,坚强,并遵守已经达成的共识(比如法律规范,道德习俗或集体的规约等)。良好的品格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比如一个诚实的孩子很大概率也是一个遵守规则的孩子。相反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很可能也有其他的不良习惯,所以在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品格的教育应该同时进行,而不是线性的。同时对于孩子体现出的不良习惯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不能溺爱和放任。
正确的世界观包含对世界和对物质两个方面,在对待世界的方面,应该懂得世界的广大与精英和大众的区别,要明白精英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大众的,而我们只有在融入大众之中才能够看清生活的本质。而物质方面,则应该明白物质的追求是最低层次的追求,是大多数人无法拥有精神追求之后退而求其次的追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只在乎物质上的富足,而忽略真正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体验,他们迷信于钱可以买来幸福与健康。
关于世界观的培养我目前只有目标,却没有想到合适办法,因为太抽象,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而且其实我们处于一个刚好相反的社会现实中,人们对于精英们及其生活的盲目崇拜,对于物质的偏执追求,都是我们培养过程中的阻碍。
展示世界的多姿多彩,让小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里的展示世界的多姿多彩,不是说多给孩子抱几个兴趣特长班之类的,而是要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比如让孩子明白数学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的(我对数学有执念是因为我直到工作才逐渐理解数学之美,如果在小时候有良师可以给我展示除了各种公式和证明之外的用处,我数学应该会比现在好很多),比如在旅游过程中给孩子普及地理的知识。除了知识的应用之外,还要展示人生的不同可能性,比如有人靠潜水过一生,有人为了保护非洲野生动物过一生,有人在南极过一生,有人可以在太空看星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孩子要见得越多才越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另外兴趣的保持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坚毅》一书的研究,应该至少同时保持 1-2 的兴趣 1-2 年,这同时有助于建立小孩坚毅的性格。
另外其实老师对于孩子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个人的例子是在高中时我对物理其实很感兴趣,但老师一直对我不感兴趣,是一种有意无意地无视,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到现在都觉得如果我当时更强大不用在意老师的反应,我对物理的兴趣的热情会更持久些,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吧。小孩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老师会怎样对待小孩是不确定的,而作为家长来说,确定能做的是,充分的和孩子沟通,了解小孩的兴趣,并确定小孩对于老师的感受,如果老师不能帮助孩子,那作为家长也责无旁贷。这里的充分沟通也建立在第一个孩子良好品格的基础之上。
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
《娱乐至死》中提到了现在的教育其实有一种危险的倾向,那就是将教育娱乐化。寓教于乐是很流行的一个概念,所以很多教育希望通过各种娱乐中穿插知识的方式,希望孩子能快乐的学到知识。我承认这在低龄的还不能集中自己注意力的孩子教育上有用武之地。但当孩子在大一些,我们应该尽早的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娱乐,学习是很消耗时间和精力事情,如果要学会某种知识,最好的办法是坐下来,认真的去阅读,思考,内化书本之上的知识,而不是拿着遥控器,躺在沙发上看一些知识类的视频。回归书本,通过文字去获取知识,这点在当今社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我们本身处于一个泛娱乐话的时代,我们的时间是碎片话的,我们的学习是碎片话的,所以我们的知识也是碎片化的,所以我们必须有勇气对这种情况说不。